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在对“证”下方剂。中医所谓“证”,以表里(病位)、热寒(病性)、实虚(病势)分类为最基本。
中医治疗诊断不像现代西医那样赋予病名,而是以“证”来治病,即随“证”治疗。证状以病位论分表里,以病性论分热寒,以病势论分实虚。因此,传统中医没有“胃肿瘤”而仅有“膈噎”的病名,又如,糖尿病则统称“消渴证”,扁桃腺炎即“喉痹”。而中医所说的“脏躁”则为西医所说的歇斯底里病,“历节风”为多发性关节炎,“惊风”为脑膜炎等病的总称。
所以中医是从“证”来出发治病的,所用方剂也是用“证”来命名的。比如葛根汤证,是指葛根汤能治愈的病证。而现在西医则是以病来分类的,例如经诊断有胃溃疡表现,则诊断为胃溃疡病。
中医一直以来都是以中医辨证相生相依的原理来治病的。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简单一点地说,人体之内的有形物质为阴,而能量、机能为阳,当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并将病症分为阴证与阳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中医就称之为八纲。中医治疗一定是先诊察病象,推定形成病象的种种因素才能采取治疗的方法。而每个人虽同样患感冒,但是却因为病性、病位、病势的差异,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的中医是不尽相同的,这是与西医治疗最大的差异,必须十分谨慎,才能对“证”下方剂。
如有问题可随时拨打0371-65745218,61281036咨询,郑州中联中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的专家医生将针对您的病情为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