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表面体腔上肢和其下方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是妇科肿瘤中最宽的,可以发生在妇女一生中的任何时期。由于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以至确诊时60%~70%的卵巢恶性肿瘤已属晚期。近20年来卵巢肿瘤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较低水平(20%~30%)。有资料表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国际抗肿瘤联盟(UICC)统计1985年年龄校正死亡率以丹麦最高,达9。78/10万;希腊最低,为2.59/10万。经统计,在1955~1985年间,日本和美国因肿瘤致死的人群中,卵巢肿瘤呈不断上升的倾向。据报道,中国1988年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5.37/10万,因此进一步开展防治卵巢肿瘤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载有:“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这描述与卵巢肿瘤相类似。对卵巢肿瘤的治疗,传统医学根据《内经》:“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大法与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以内服方剂为主,兼以外治、膳食、单验方等疗法,效果较为理想,且有不良反应小,疗效稳定,改善体质,提高生存质量2等优势。
卵巢肿瘤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属症瘕、肠蕈、腹痛等范畴。
中医解释卵巢肿瘤的发病原因:对于本病之成因,历代医学均有论述。综合之,本病的发病因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主要病机在于寒凝、气滞、血瘀。盖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袭机体易致遏阻阳气之升发,气血之运行。妇人在经前或经期,或产后,由于感受风寒,或过食生冷,或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而致寒客于胞宫经脉,阻滞气血运行,遂致瘀积胞官,日久形成症瘕。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情志不畅或抑郁,或烦怒伤胆,或思虑过度,而致气滞血瘀,瘀血凝滞于胞脉之中,渐成斯疾。
中医治疗肿瘤历史已久。适合卵巢肿瘤的各个时期治疗。